云南省委、省政府关于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各州市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指导意见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1-11-18   点击数:

中共云南省委 云南省人民政府

关于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各州市高质量

跨越式发展的指导意见

2021108日)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新时代云南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赋予了重大使命,是云南谋划推动工作的“纲”和“魂”。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省委、省政府州(市)现场办公会精神落实落地,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确保完成“十四五”时期目标任务、2035年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现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01

总体要求

重大意义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云南与全国同步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45万亿元、全国排位从“十二五”末的第23位提升到第18位,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历史性突破,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由瓶颈制约向基本适应的根本性转变、高速公路建成通车里程突破9000公里、迈入高铁时代,正在意气风发与全国同步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欠发达的基本省情尚未根本改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制造业产业层次偏低,大多数产业链条短、产品处于价值链中低端,城镇化水平不高,科技创新和人才资源短板突出,地区差距、收入分配差距较大。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必须更好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必须把省委、省政府州(市)现场办公会精神落实到各地区各部门的行动和成效上,不断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以各州(市)发展新成效开创全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局面。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紧紧围绕“一个跨越”、“三个定位”、“五个着力”和“四个突出特点”、“四个方面重点工作”的部署要求,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云南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锚定2035年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总体目标,聚焦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鼓励各州(市)发挥优势、各展所长、奋勇争先,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边疆民族地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基本原则

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紧紧扭住发展这个解决云南一切问题的根本,聚精会神谋发展,心无旁骛抓落实,推动省委、省政府州(市)现场办公会精神落实落地。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深度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全力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厚植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经济基础。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现实问题,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深入推进兴边富民行动,加快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境地区发展,扎实推动各民族共同富裕。

坚持系统观念推动全面协调发展。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把“三个定位”谋划好、落实好。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立足各州(市)定位,突出优势错位发展,强化州(市)主体责任,加强省级统筹,最大限度调动各级各方面积极性,形成系统性推进全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整体合力。

坚持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破除制约云南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体制机制障碍,强化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调动全社会积极性的重大改革开放举措。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和制度创新,持续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和强大活力。

坚持高质量发展正确导向。贯彻落实中央关于高质量发展有关文件精神,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要求,对标国家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体系、指标体系、考评体系等综合绩效评价指标,坚持统一指标体系和区域差异化权重相结合、客观指标为主和主观感受相结合,强化正向激励和负面约束,引领高质量发展。

目标任务

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5万亿元左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产业结构加快优化,世界一流“三张牌”走深走精走强,绿色低碳循环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制度创新、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明显提升。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各州(市)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充分发挥,发展空间得到较大拓展,打造形成1个万亿级、15千亿级及一批千亿级州(市),州(市)间居民收入、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差距逐步缩小。城乡协同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大幅提高,以昆明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为核心、以滇中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以各州(市)政府所在地及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美丽县城、美丽乡村、特色小镇建设成效显现。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中等收入群体比重与全国的差距显著缩小,教育、医疗、养老、社会保障等服务能力明显提高。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达到新水平、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取得新进展、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迈出新步伐。

2035年,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2025年基础上翻一番,达到2万美元左右。滇中崛起、沿边开放、滇东北开发、滇西一体化的区域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培育形成3个万亿级州(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0%以上。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体的橄榄型社会基本形成,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大幅提升。科技、教育、文化、医疗、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水平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公共服务基本实现均等化。法治政府、平安云南、“数字云南”建设达到较高水平,基本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建成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

02

加快形成滇中崛起、沿边开放、滇东北开发、滇西一体化的发展格局

各州(市)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差异较大,必须从区域层面扬优势、补短板、聚合力,推动滇中、沿边、滇东北、滇西四大板块错位发展、融合发展、特色发展,加快形成滇中崛起、沿边开放、滇东北开发、滇西一体化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为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滇中崛起

充分发挥滇中地区对全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核心带动作用,以昆明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为引领,以都市圈为核心,推动滇中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努力将滇中城市群建设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核心区、通达南亚东南亚和环印度洋地区的大通道枢纽、云南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引擎。到2025年,城市群功能基本健全,人口和经济密度进一步提高,聚集全省50%的人口和68%的地区生产总值,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5%左右。到2035年,基本建成支撑全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城市综合承载力显著增强,功能品质更加完善,聚集全省55%的人口和70%以上的地区生产总值,成为祖国西南地区重要的现代化门户城市群。

沿边开放

充分发挥沿边地区区位优势,推进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沿边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口岸产业园区等建设,提升边境地区开发开放水平,努力将沿边地区建设成为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合作的核心纽带和重要支撑。到2025年,便捷畅通的交通体系基本形成,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提升,边境城镇特色化发展成效明显,374个沿边行政村(社区)全部建成基础牢、产业兴、环境美、生活好、边疆稳、党建强的现代化小康村,边境立体化防控体系全面建成,边境地区治理能力显著增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谱写新篇章,沿边开放经济带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实现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到2035年,与全国全省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我国构建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中发挥更加积极重要的作用。

滇东北开发

充分发挥滇东北地区地处滇川黔交界、长江经济带上游、西部陆海新通道和紧邻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区位优势,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打通联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省际通道,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打造成为云南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到2025年,基本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基本打通内外通达的省际通道,基本形成特色优势产业体系,全面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到2035年,建成区域性综合交通、能源、物流枢纽,与全国全省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滇西一体化

充分发挥滇西地区自然风光绮丽、生态环境优美、旅游资源富集的优势,筑牢滇西生态安全屏障,加快推进大滇西交通环线建设,推动滇西旅游全面转型升级和协调发展,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到2025年,旅游业全面转型升级,乡村经济、县域经济不断壮大,区域协调发展开创新局面。到2035年,生态保护、环境质量、资源利用效率等走在全省前列,与全国全省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03

各州(市)目标定位和重点任务

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明确的发展定位、发展目标、发展路径、发展举措,凝聚发展共识,鼓足发展干劲,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扎扎实实抓出成效。

普洱市

发展基础。普洱市民族文化灿烂、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是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通往南亚东南亚国家的重要通道。“十三五”期间,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经济发展站上新台阶,基础设施实现新突破,绿色发展成效明显,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民生福祉显著提升。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945亿元。

目标定位。建设成为绿色经济示范区、兴边富民示范区、国际生态旅游胜地。未来15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以上;2025年经济总量达到1500亿元以上,碳达峰行动走在全省前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前沿建设成效明显,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民生福祉不断增进;2035年经济总量达到3600亿元以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万美元,对外开放格局全面形成,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人民生活更加美好。

重点任务。建设绿色经济示范区,全域提高基地化水平,建设有机茶叶、精品咖啡、高端肉牛、高效甘蔗及中药材、水果、蔬菜基地,全面提升茶叶、咖啡、肉牛精深加工水平,全力打造地理标志产品,到2025年基地化率提高到50%以上、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70%以上;创建全国碳达峰碳中和先行示范区,绿色转型发展走在全省前列。打造兴边富民示范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抓好村庄规划、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乡村振兴“百千万”示范工程、乡村振兴示范园创建,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围绕互联互通、加工贸易、通关服务等重点环节,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抓好边境小康村和抵边村寨建设,全面提升强边固防能力;大力弘扬民族团结誓词碑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打造国际生态旅游胜地,加快推进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哀牢山—无量山国家公园创建和高端旅游度假区创建、重点康养旅游项目建设,打造一批高端景区、高端酒店;依托山水田园景观和在地文化资源,打造一批田园综合体;挖掘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培育新产品、新业态,打造一批高端旅游产品,打响“养在普洱”健康品牌。

04

保障措施

加快建立健全省委、省政府统筹、州(市)负总责抓落实、部门全力支持的工作机制,强化责任担当,完善政策体系,坚持久久为功、善作善成,不折不扣将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和州(市)现场办公会精神落实到位。

压实州(市)党委、政府主体责任

各级党委、政府对标对表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和州(市)现场办公会工作要求,牢固树立“发展项目化、项目责任化、责任具体化”导向,聚焦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谋划实施一批重大产业项目,以高质量项目建设推动省委、省政府州(市)现场办公会精神落实落地。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协调、亲自研究省委、省政府州(市)现场办公会部署任务落实工作,亲自谋划产业发展和重大项目建设,亲自抓好重点招商引资任务。按年度细化工作目标、分解工作任务,建立任务清单和台账,统筹推进各项工作落细落小落地,务求取得实效。树牢鲜明的学习导向、结合导向、力行导向、落实导向,确保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落到实处。坚持好干部标准,加强正向激励,鼓励担当作为,在抓落实中识别干部、培养干部、选拔干部。

建立高位统筹机制

成立省委、省政府重大产业项目工作领导小组,研究重大政策、解决重大问题。省委每半年召开一次各州(市)经济工作汇报会,听取重大产业项目谋划及推进情况汇报。省政府定期梳理各区域协调发展短板弱项、排出重大产业项目清单,每月调度一次。每年上半年选择一个任务完成较好的州(市),召开现场观摩会,推广典型经验;下半年选择一个任务推进较慢的州(市),召开现场分析会,形成奖优罚劣、你追我赶的良好工作态势。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树牢抓“放管服”改革就是抓营商环境、抓营商环境就是抓发展的鲜明导向,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投资建设便利度、简化企业生产经营审批和条件、优化外贸外资企业经营环境、降低就业创业门槛、提升涉企服务质量和效率、完善优化营商环境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持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发展环境。培育壮大各类市场主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高质量招商引资推动高质量发展。

强化实施保障机制

省级各职能部门要认真履职尽责,全力做好规划、政策、项目、资金等统筹保障,及时帮助州(市)协调解决制约发展的突出困难和问题。省发展改革委要牵头协调推进省委、省政府州(市)现场办公会部署任务的落实,分别研究制定支持“滇中崛起、沿边开放、滇东北开发、滇西一体化”的指导性文件。

健全督查考评机制

落实中央关于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有关文件要求,每年开展一次综合绩效评价,引导各地区切实落实高质量发展的有关工作要求。优化完善对州(市)考核评价体系,强化分类考核、差异化考核。建立由省委督查室、省政府督查室牵头的督查督办工作机制,对省委、省政府州(市)现场办公会明确的任务和事项,持续跟踪督办。加强督查督办和考核评价结果运用,将相关结果纳入州(市)和省级相关职能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

建立进展情况报告机制

各州(市)和相关职能部门每半年一次,将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州(市)现场办公会成效情况,有关省委专题会议明确的重大事项任务分工方案落实情况报告省委、省政府,同时抄送省委督查室、省政府督查室和省发展改革委。贯彻落实中的重大问题、重要事项,要及时向省委、省政府请示报告。

蓝图已经绘就,奋斗正当其时。全省广大党员干部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砥砺奋进、真抓实干,奋力谱写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篇章。


普洱学院科技处 © 版权所有  kjc.peuni.cn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学苑路6号,邮编:665000